活在内容上,可能又死在内容上!
突然,网媒,纸媒,都不知道怎么活了……以前抢“头条”,现在抢“真相”,“真相”那么多,谁又知道大家喜欢哪一个?微博、微信的崛起,信息彻底大爆炸,于是所有媒体从业者都找到了没落的理由:移动互联的冲击。
移动互联冲击了什么?纸媒,是以纸为介质传输内容;网媒,是用web的形式传输内容;微博和微信多以移动app为介质传输内容……内容还是内容,只是传输的渠道变了,形式变了而已,为什么有的媒体会死,而又有新媒体崛起?我的回答是:内容的适应性。纸媒的内容放在网媒上,就失去了网媒展现形式的鲜活性,网媒的内容放在微博和微信上又失去了移动分享的即时性。因此传统媒体的没落原因就明了了:不是移动互联的发展,而是自身内容加工的工艺出了问题,致使生产出的内容让读者失去了兴趣。
腾讯科技总编龙兵华在2012年对腾讯科技频道进行了一次颠覆式改版,改版之后,我也曾提出很多批评意见。但是现在看来,腾讯科技是做一次艰难的转变–内容的生产和制作的转变。腾讯科技在四大门户中第一个抛弃了ctrl+c和ctrl+v的内容生产模式,力图做到小而美,帮用户筛选价值信息,加强了原创内容的质量和数量,在内容生产上更加注重多渠道的易传播性和阅读体验性,而且“挖渠开源”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贡献优质内容,利用微博、微信让自己的内容走的更远,更深。
紧接着,3大门户改版,很多人可能认为只是内容呈现形式的调整而已,其实是适应性调整。适应性调整的具体表现是形式,而形式之下是内容的适应性调整,这个才是根本。而我们看到的很多传统媒体做的又是什么改变呢?都在忙着改变形式,从来没有人调整内容……这无疑是舍本逐末。
本文出自 何帅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。
本文永久链接: http://www.heshuai.net/?p=126